返回顶部
热门搜索:鬼艳 深山 南洋 彩虹 姬兜 大锹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虫圈资讯
国内深山锹甲研究新动态 幸运深山种群大调整
发表时间:2023-12-29 | 来源:罗氏虫社
分享到:
前言:12月,国内学者发表了深山锹的最新研究:重新定义划分幸运深山种群及新建3个种群。

名称:幸运深山

拉丁:Lucanus fortunei

类型:深山锹属

体型:中型

寿命:

兜锹简要点评

幸运深山锹是栖息于我国浙江、福建、江西、安徽、广东等地区,雄虫大颚发达,中央部位有大齿突,末端分叉,前胸背板宽阔呈方形,全身体色和六足均为褐色。属于三有保护昆虫。
<浏览详情>

 2023年第14期

前言:12月,国内学者发表了深山锹的最新研究:重新定义划分幸运深山种群及新建3个种群(发表论文全称:A taxonomic assessment and redefinition of the Lucanus fortunei species group in China (Coleoptera: Lucanidae:Lucaninae) 。

此次研究内容相当翔实丰富,整个论文合计79页,涉及各种群核心特征、物种外观形态、产地分布,以及深山锹自然界中的部分习性等等。即便不作为学术文献,普通虫友们也能从中吸取不少有益的“养分”。

下面给大家提炼下此次研究的核心内容,由于内容实在多,本文相对较长,请耐心阅读。

01 | 新研究概况

按照《中国锹甲》系列著作对幸运深山种群的定义,我国约有40%的已知深山锹属于该种群(约94%分布于我国境内),大部分物种栖息于高海拔(900-2000m)、低温(18-25°C)相关的亚热带森林有关,也有部分处于较低海拔(900m 以下)。 

此次研究对之前幸运深山(Lucanus fortunei)种群所属(32个)物种进行检查(合计473个标本)鉴定后,给出了新的结论:划分出3个新种群:布氏深山(Lucanus brivioi)种群,含14种;扩头深山(Lucanus kraatzi)种群,含5种;派瑞深山(Lucanus parryi)种群,含1种,原派瑞深山锹西部亚种(Lucanus parryi laetus)被认定为指名亚种的异名;重新划分调整后的幸运深山(Lucanus fortunei)种群物种数量下降为12种。

此外,新研究重新给出了定义深山锹种群的形态特征:

雄虫特征:1)、大颚长度与头、前胸背板长度的比率;2)、大颚主内齿的形状;3)、颚内小齿的数量和形状;4)、唇突形状;5)、侧颅脊的角度;6)、胫节刺突数量;7)、鞘翅表面特征和颜色;8)、阳茎(基部)形状。

雌虫特征:1)、大颚尖的形状;2)、大颚右下内齿形状;3)、前胸背板形状;4)、前足胫节增大程度;5)、眼前缘、后缘的形状。

按上述新的种群定义方式,中国地区的深山锹种群合计有7个,除上述4个外,还有拉叉深山(Lucanus laminifer)种群,含6种/亚种;日本深山(Lucanus maculifemoratus)种群,含10种/亚种;藏南深山(Lucanus lunifer)种群,含12种/亚种。

下面再来看看调整后的四个种群具体情况。

部分深山锹雄虫特征(引用自文献)

部分深山锹雄虫特征(引用自文献)

部分深山锹雄虫特征(引用自文献)

02 | 幸运深山种群

幸运深山(Lucanus fortunei)种群:新调整后的幸运深山种群包含如下物种:

微齿姬深山锹(L.fujianensis)

黄鞘深山锹(L.delavayi)

承远深山锹(L.chengyuani)

大屯姬深山锹(L.datunensis)

莫氏深山锹(L.moae)

姬深山锹(L.swinhoei)

均齿深山锹(L.kirchneri)

卡氏深山锹(L.klapperichi)

幸运深山锹(L.fortunei)

武夷深山锹(L.wuyishanensi)

黄毛深山锹(L.derani derani)

黄毛深山锹东部亚种(L.derani fukinukiae)

种群核心外观特征描述:

雄虫:1)、大颚长度与头、前胸背板长度之比1.0~1.2;2)、颚主内齿形状通常为三角形、细长形或五角形;3)、小齿突>3个,位于大内齿上方和下方;4)、唇突弱发达,中部突出,顶部呈三角形;5)、颅侧脊强烈内弯,头囊基部呈圆形;6)、中足胫节刺突<4个,通常是两个;7)、鞘翅颜色均匀,沿合缝稍深,覆盖淡黄色短刚毛;8)、阳茎基部细长,0.85-1.0×侧裂片宽度。 

雌虫:1)、大颚尖齿强烈内弯,尖部弱锐角或钝角;2)、右颚内齿,内脊宽而平,前尖略低于颚尖,在颚尖后面形成间隙,与左颚内齿不对称;3)、前胸背板圆形,先端狭窄,不突出,后外侧胸角增大,宽于前缘;4)前足胫节明显增大,第1、2刺突明显大于第3、4刺突;5)眼前缘、后缘发育弱,不形成锐角或向顶端突出。

体长:雄虫 48.5~56.9mm(大型个体)、35.2–48.4mm(中型个体)、< 35.1mm(小型个体);雌虫 15.6~28.4mm。

分布:主产地为我国中东部、东南部和西南地区,包括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重庆、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省。

自然习性:成虫爆发季为5月初~7月下,寿命约2~6周,具有趋光性,雄虫白天活动为主(飞行、觅食、交配等),栖息海拔约为500~1100m。

部分深山锹雄虫特征(引用自文献)

部分深山锹雄虫特征(引用自文献)

03 | 布氏深山种群

布氏深山(Lucanus brivioi)种群:新建的布氏深山种群合计14个物种,具体如下:

黄脚深山锹(L.miwai)

宇老深山锹(L.yulaoensis)

宽叉深山锹(L.fonti)

何氏深山锹(L.hewenjiae)

华中深山锹(L.szetschuanicus)

岑王深山锹(L.cenwanglaoshanus)

朱氏深山锹(L.zhuxiangi)

橙深山锹(L.formosus)

北越深山锹(L.fujitai)

大明山深山锹(L.deuveianus)

詹氏深山锹(L.zhanbishengi)

布氏深山锹(L.brivioi)

四川深山锹(L.fairmairei)

刘玮深山锹(L.liuweii)

种群核心外观特征描述:

雄虫:1) 大颚长度与头部和前背板长度之比为1.4~1.6;2) 大颚主内齿形状通常为三角形,或单尖,两侧不扁平;3) 小内齿少于6个,位于主内齿上方和下方;4) 唇突发达,中部强烈突出,前面呈三角形;5)头后外侧通常平坦或弱圆形,通常小于1.2×前胸宽度;6)前足胫节刺突>5个,中足胫节2个或<4个刺突;7) 鞘翅通常与头部、前胸背板同色,表面光滑,沿鞘翅缝有金属光泽;8)基部阳茎细长。 

雌虫:1)大颚尖齿强烈内弯、非常锐利或形成锐角;2) 右颚内齿,内脊宽而平坦,前牙尖仅稍位于颚尖后方,在颚尖后方形成间隙,与左颚内齿不对称;3) 顶背板宽而突出,通常在前面形成钝角; 前外侧角扩大,宽度近等于前前背脊;4) 前足胫节明显增大,第2远端刺突明显大于第3、4刺突;5) 眼前区强烈发达,顶部形成锐角; 眼后缘发育弱。

体长:雄虫 51.0~75.4mm(主要个体)、50.9–45.5mm(中等个体)、< 44.9mm(小个体); 雌虫 28.5–38.4mm。

分布:我国中部东部、东南部和西南地区,包括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重庆、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省。

自然习性:成虫活跃期为5月初~7月底,寿命通常2~5周,雄虫倾向于白天活动(飞行、觅食、交配),栖息地海拔约1200m以上,多数趋光性很弱,仅有少部分对光敏感。

新调整后各种群深山锹雄虫胫节特征(引用自文献)

新调整后各种群深山锹雄虫胫节特征(引用自文献)

04 | 扩头深山种群

扩头深山(Lucanus kraatzi)种群:新建扩头深山种群包含5个物种,具体如下:

大理深山锹(L.dirki)

雅深山锹(L.nobilis)

扩头深山锹(L.kraatzi)

刘鹏宇深山锹(L.liupengyui)

卞氏深山锹(L.shulini)

种群核心外观特征描述: 

雄虫:1)大颚长度与头和前胸背板长度之比为1.2-1.75;2)大颚内各大齿突形状通常为三角形、细长或单尖,两侧不扁;3) 小齿突少于3个,位于大内齿上方和下方;4) 唇突发达,中部强烈突出,顶端呈三角形;5) 头后外侧缘通常平坦,小于1.25×前额宽度;6) 前足胫节有约4个发育较弱的小刺突;中足胫节有2~3个刺突;7) 鞘翅单色,覆盖有淡黄色刚毛;8) 基部阳茎粗壮,沿整个阳茎的中部增大。 

雌虫:1)大颚根尖齿直,不向远端内弯,不形成锐角;2) 右颚内齿宽而平,沿内脊,前尖稍位于下颌尖后方,颚尖后不形成间隙,与左颚内齿不对称;3) 前胸背板顶点不扩大,通常与后外侧前背脊宽度近等;4)前足胫节微弱增大,第2远端刺突稍大于第3、4节;5) 眼前区向前形成锐角;眼后缘发育弱,比眼前缘宽度窄。

体长:雄虫 37.7~45.0mm 或 60.0~72.3mm(大型个体)、32.4~36.0 或 50.0~59.0mm(中等个体)、< 31.0mm 或 < 49.0mm(小型个体);雌虫 28.5~30.2mm。

分布:我国西南地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省。

自然习性:成虫发生期为8月中~9月底,寿命通常为4~6周,雄虫主要于夜间活动,有趋光性。除扩头深山锹外,本种群的主要寄主植物种类尚不明确,栖息地海拔约1200-2200m范围。有记录表明,苔藓可以用作雌虫繁殖产卵的辅助用品,在(研究学者)实验室条件下,幼虫期为24个月。

部分深山锹雌虫外观特征(引用自文献)

部分深山锹雌虫外观特征(引用自文献)

05 | 派瑞深山种群

派瑞(帕瑞)深山种群:仅含有派瑞深山锹(L.parryi)一种,另原西部亚种(L.parryi laetus)被认为与原名亚种属于同种异名,研究表明:原名亚种和西部亚种在生殖器上没有任何显著差异;产地上并非异域分布,不符合亚种的基本属性;雌虫外观形态特征没有观察到差异。

种群核心外观特征描述:

雄虫:1)、大颚长度与头和前胸背板长度之比为1.15-1.2;2)、大颚大齿突通常发育不良,或呈三角形,两侧不扁平;3)、小齿突大于3个,位于大齿突上方和下方;4)、唇突不发达、甚至无,中部微弱突出;5)、头部后外侧缘通常平坦,小于前额宽度的1.3倍;6)、前足胫节有>5个刺突,中足胫节有2~3个刺突;7)、鞘翅颜色通常和头部、前胸背板不同,表面光滑无刻点;8)、基部阳茎细长,沿中长微弱增大。 

雌虫:1)、大颚尖强烈内弯,但不形成锐角;2)、右颚内齿窄而平长,前尖稍位于颚尖后面,颚尖以下未形成间隙,与左颚齿突不对称;3)、前胸背板尖部扩大不良,宽度通常与后外侧前胸背板的宽度近等;4)、前足胫节增大,两根远端刺突稍大于第3、4节;5)、眼前、眼后缘不发达。

派瑞深山锹成虫存在明显个体差异:部分雄虫头部、前胸背板呈淡红色,鞘翅表面有较多淡黄色条纹,及部分鞘翅完全黑化个体;有些雌虫整体为黑色,鞘翅非黄色条纹。

这种个体差异表现不稳定,具有随机性,即使在同一采集地点或同一棵寄主植物树上,个体颜色也可能不同。

派瑞深山锹以及黑化个体(引用自文献)

派瑞深山锹以及黑化个体(引用自文献)

体长:雄虫约45.4~53.7mm(大型个体)、35.6~45.3mm(中型个体)、< 35.5mm(小型个体);雌虫约22.5~33.2mm。

分布:主产地为我国中东部、中部和西南部,包括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四川、重庆和贵州等省。

自然习性:成虫发生季为6月初~7月中,寿命通常为4~6周,栖息地海拔约300~1250m,具有明显的趋光性,雄虫白天和夜间均有活动倾向,以寻找合适的寄主树、进食以及和雌虫交配。

部分深山锹雌虫外观特征(引用自文献)

部分深山锹雌虫外观特征(引用自文献)

部分深山锹雌虫外观特征(引用自文献)

部分深山锹雌虫胫节特征(引用自文献)

后记

新种群的相关内容就分享到这里,本文所述信息仅是部分内容,想要了解更多(各种群深山锹物种外观特征、产地分布、自然习性以及深山锹采集方式等等)不妨直接查阅原始文献,相信对喜欢深山锹的虫友有不小的帮助。

对了,这里顺带提一句,之前有传去年发表的增华深山锹和牛叉深山锹无效,前段时间和发表者确认了下,仍旧是有效种。

最后祝各位虫友圣诞、元旦双旦快乐!!!

参考文献

A taxonomic assessment and redefinition of the Lucanus fortunei species group in China (Coleoptera: Lucanidae: Lucaninae) December 2023Zoological Systematics 48(4):279-360,Zhihong Zhan , Daniel K. Young

以上如有错误还望指正,感谢阅读!

注:欢迎转载,标明出处即可!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