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热门搜索:深山 鬼艳 南洋 彩虹 姬兜 大锹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饲育繁殖
Bekuwa饲育纪录者小经验分享:细齿扁锹和班达扁锹
发表时间:2022-12-05 | 来源:罗氏虫社
分享到:
年度饲育纪录中有位名为“わたくわ”的饲育者,他在自己博客上分享了纪录个体(细齿扁锹59.0mm和班达扁锹42.8mm)的饲育小经验,这里简单翻译后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饲养幼虫有所帮助。

名称:班达扁

拉丁:Dorcus bandaensis

类型:大锹属

体型:小型

寿命:

兜锹简要点评

班达扁锹主要分布在印尼班达群岛,属于小型扁锹,雄虫大鄂弯曲明显,其上一大一小的齿突十分显眼,腿毛较盛,同时胫节、跗节呈明显红色。
<浏览详情>

 2022年第15期

前言:上一期我们翻译了2022年度Bekuwa锹甲饲育纪录,今天我们继续分享与此相关的内容。

年度饲育纪录中有位名为“わたくわ”的饲育者,他在自己博客上分享了纪录个体(细齿扁锹59.0mm和班达扁锹42.8mm)的饲育小经验,这里简单翻译后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饲养幼虫有所帮助。

一、班达扁锹

2022年度饲育纪录:42.8mm:

班达扁锹

班达扁锹纪录个体(图源:わたくわの飼育記)

纪录个体饲育概况:800ml菌甁,饲育温度控制在22~25度,从孵化到成虫约6个月。幼虫累代CBF6,7月左右,将2龄初期幼虫放入800ml菌甁(平菇菌,注1),一瓶到底约到12月左右羽化。

班达扁锹

班达扁锹纪录个体(图源:わたくわの飼育記)

注:据上次纪录个体(BEKUWA No.76)饲育者松本分享的饲育经验,似乎使用云芝菌更合适,“わたくわ”后续考虑调整菌种来尝试饲育更大的个体。

控温分析:由于本种栖息岛屿很小,最高也仅有600m海拔,“わたくわ”据此认为适宜温度不应太低,22度较为合适,不建议低于此温度。

同批幼虫情况:同种亲繁殖的幼虫量不多,均采取相同控温管理,但羽化后没有与纪录个体相近的成虫,排第二的个体也仅仅只有35mm,和42.8mm的纪录个体相差较远。

目前纪录个体已经作为种亲繁殖出下一代幼虫,わたくわ表示大部分都已经下菌饲育,不知半年后是否会有新纪录出来。

延伸知识:班达扁锹主要分布在印尼班达群岛(马鲁古省管辖),属于小型扁锹,雄虫体长约21.1~37mm。雄虫大颚上一大一小的齿突十分显眼,头楯部分略成梯形;头部和前胸背板布满细小刻点,眼缘和前胸背板侧缘均十分圆滑;鞘翅光泽度比强于头部、前胸背板;腿部绒毛较盛,胫节、跗节呈明显红色,中后足尤为明显。 

二、细齿扁锹

2022年饲育纪录:59.0mm

细齿扁锹

细齿扁锹纪录个体(图源:わたくわの飼育記)

纪录个体饲育概况:22-25℃的温控条件下800ml菌瓶。幼虫累代CBF2,3月左右,将1龄幼虫放入800ml菌甁,然后一罐到底,整整8个月未做更换,到11月左右羽化出现纪录个体。同批下菌甁的部分幼虫有出不少55mm个体(纪录个体59mm)。

饲育者说:据“わたくわ”表示,“オオカブトの部屋”饲育者竹辺伸(2021年/2022年度均获有4个锹甲饲育纪录)曾分享称:“自然界中,锹甲幼虫会根据真菌的永生性吞噬木头,幼虫个体的体型增长与它的步伐完美同步。”

细齿扁锹纪录个体

细齿扁锹纪录个体(图源:わたくわの飼育記)

据此,“わたくわ”认为此次纪录个体从一龄就开始适应菌甁环境,此后生长过程中随着菌丝一起慢慢发生适度的变化。经过漫长的8个月,虽然菌甁已经相当朽化,但仍能维持。わたくわ称,饲育大型个体的途径之一或许就是让幼虫最长时间地体验最适合的环境,包括可能已经严重朽化的菌瓶。

朽化明显的菌甁

朽化明显的菌甁(图源:わたくわの飼育記)

わたくわ称将冲击细齿扁锹60mm的目标,后续饲育过程考虑尝试更换新菌甁,而不是一罐到底。

延伸知识:细齿扁锹外形近似于小型中扁,体型多较小,雄虫大颚外侧边缘更为均匀弯曲呈弧形,头盾不明显分裂为两部分;前足胫节近端部内缘强烈内弯;腹部第5节末端尖出。雌虫和中扁母虫近似,但下唇长宽比例较大,鞘翅最宽处近中段位置;前足胫节末端内缘更为弯曲。

后记

后续我们会陆续翻译一些纪录个体饲育者分享的饲育内容,希望能对虫友们有一定帮助。

附:Bekuwa2022年度锹甲饲育纪录出炉啦!日大93.2mm、PGK达122.0mm

参考资料

1:わたくわの飼育記

以上如有错误还望各位虫友指正,感谢阅读!

注:原创文章欢迎转载,标明出处即可!

End

罗氏虫社二维码

罗氏虫社微信小商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