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背刀锹原名亚种评分:4
中文简称:云南红背刀 拉丁名称:Dorcus arrowi arrowi
体 型:中小型 繁殖难度:★☆☆☆☆
成虫寿命:6-12个月 幼虫期:8-10个月
源产国家:中国
分 布:云南
 手机扫码查阅
手机扫码查阅红背刀锹(我国台湾省也曾称为爱罗刀锹)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怒江)等地区,栖息地通常为1500m高海拔山区,雄虫普遍体长约为30~62mm,雌虫越31~34。
红背刀锹雄虫大颚略称弓状弯曲,主内齿之外的小内齿非常短,头盾前缘普遍凹陷,中央部分仅有微微突起甚至不突起,头部光泽暗淡,鞘翅颜色同刀锹属其他品种有着明显差异,通常为暗红色,腿节也是相同的颜色。雌虫前足胫节向外侧微弱弯曲。
红背刀锹繁殖以中硬朽木繁殖,幼虫使用秀珍菌饲养最佳,成虫可以上65mm左右。
《中国锹甲2》的分类中红背刀锹总计3个亚种:原名亚种、滇南亚种,以及未正式定名的滇东南亚种(产地云南)。
关于红背刀亚种的分类中日两国学者同样存在分歧:日本Bekuwa54(P.17)给出了更为细致的分类,分为5个亚种,另2018年原喀钦刀锹也被认定为其亚种之一,因此现在红背刀锹总计有6个亚种:
Dorcus arrowi arrowi 原名亚种:产于滇西及缅甸北部;
Dorcus arrowi nobuhiroi 泰北亚种:产于泰国北部;
Dorcus arrowi magdeleinae 越北亚种:产于滇南及越南北部(也就是滇南亚种);
Dorcus arrowi lieni :越中亚种产于越南中部;
Dorcus arrowi katctinensis独龙江亚种:也称喀钦亚种,原独立的喀钦刀锹于2018年被重新审定,降级成为红背刀锹亚种之一,种名指缅甸北部喀钦邦
Dorcus arrowi ssp 未定名新亚种:产于滇东南及越南北部(同中华锹甲2中的滇东南亚种)。
- 排名
- 兜锹
- 人气
- 浏览

 
		
 普罗查西卡小锹
                                                  大锹属
	
	普罗查西卡小锹
                                                  大锹属
 缅甸扩胫大锹
                                                  大锹属
	
	缅甸扩胫大锹
                                                  大锹属
 布莱维斯大锹形虫
                                                  大锹属
	
	布莱维斯大锹形虫
                                                  大锹属
 新月扁锹所罗门亚种
                                                  大锹属
	
	新月扁锹所罗门亚种
                                                  大锹属
 基希纳大锹
                                                  大锹属
	
	基希纳大锹
                                                  大锹属
 奄美小锹形虫
                                                  大锹属
	
	奄美小锹形虫
                                                  大锹属
 田中氏刀锹越南亚种
                                                  大锹属
	
	田中氏刀锹越南亚种
                                                  大锹属
 李圆大锹甲
                                                  大锹属
	
	李圆大锹甲
                                                  大锹属





 凶暴霸气!东南亚巨扁锹
			凶暴霸气!东南亚巨扁锹	
		 天目山锹甲全览
			天目山锹甲全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