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P.G.K
拉丁:Prosopocoilus giraffa keisukei
类型:锯锹属
体型:大型
寿命:12-15个月
兜锹简要点评
长颈鹿锯锹PGK亚种分布于印尼佛罗雷斯岛和龙目岛,是体型最大的亚种,繁殖饲育都比较容易,繁殖可以不用产木,发酵木屑压实即可,也可以放置中软产木,幼虫饲育温度18~28度。<浏览详情>
10月底我们曾出过一篇P.G.K繁殖的文章,今天我们来说说后续的进展!
11月9日我们将母虫下产(出蛰伏后3周左右交配),产房配置:H1木屑+软产木(直径6公分,长度16公分), 产木埋下三分之二左右。

我们今天的英雄母亲:P.G.K 母虫(45mm)
11月上旬已经秋天,因此产房放置于纸箱内,纸箱底部上了加热垫,纸箱内部温度大致在24度左右。
下产2天后,观察产房内部,发现产木已有咬痕,判断母虫产卵,后续就不再手贱,让母虫安心产卵。两周左右后,夜间听见产房有动静,第二天观察产房,母虫已在产房表面活动,逐将母虫取出,准备让其休息几天,再放新产房。

开产时产房的状态,未埋入木屑的产木基本被咬烂
第一个产房从纸箱内取出后,到12月上旬打开,观察是否有幼虫,结果在母虫咬出的产木木屑堆里发现两粒卵,在另一片已经松动的产木块下面也发现了两粒卵,于是不再翻动,静静等待幼虫的孵化。
12月18日,此前发现的4粒卵,有一条孵化了,隔2天后又有一条孵化,第一条由于未及时取出,等第三天再看时已经钻走了,第二条则在孵化后2天取出,放入150ML饲养盒。

产房最表面的4粒卵,红圈是最早孵化的第一条幼虫
12月27日,第3粒卵孵化,这时再也不想继续等待下去了,内心充满强烈的开产愿望,于是在空闲的29号动手了!

在卵坑中孵化的第三条幼虫
最后开产结果如下:幼虫12条,9粒卵,另有2粒烂蛋。幼虫均来至于产木,产木中另有4粒卵(含1烂蛋),木屑中6粒卵(含1烂蛋)。加上开产前已经取出的两条幼虫和一粒卵,这第一波产房母虫的总产量为25个。

红圈处是个烂蛋,和边上的另一粒卵基本紧挨着
下面分享下P.G.K开产的小心得。
P.G.K的产卵挺有意思,产的比较密集,通常两颗卵都挨得挺近,不管是产木,还是木屑中均如此。产木中很多幼虫都紧挨着,相互隔的不远(因此产木我们开的很细很小,生怕错过);木屑中挖出的卵也一样,一小块土块里面有3粒。

扒开产木一下出来3条幼虫1粒卵

小洞里也有一条幼虫

相邻的两条幼虫

很小的小木块中也隐藏着一条
母虫产在产木中的卵未深埋,基本都在表层为主,最初发现的四粒卵有两粒就在产木外表。另在产房中部发现了产木的木屑,推断应该是母虫推进发酵木屑中的,但这其中未发现卵或幼虫。发酵木屑中的卵基本都在产房底部。

产木近表层的一粒卵

产房底层的2粒卵,其中一粒也已经烂掉
从目前幼虫孵化情况看,母虫是优先在产木中产卵,等产不下时,才钻发酵木屑里继续产。此外,由于低温(室温20度上下)的关系,卵期被拉长了,基本上超过了30天。

靠近产木的一端一下出来4条左右的幼虫
P.G.K下产可以不用产木,纯发酵木屑也能产。后续第二个产房我们使用的就是纯废土直接压实,未放产木,现能在产房四壁中看到产的卵。

第二个纯发酵木屑产房靠底部的卵
P.G.K的产卵量通常不低,爆产的话能上百粒之多,第一波的产量只能算一般,期待第二个产房的产量。另今天准备给P.G.K下第四个产房。
罗氏虫社的宗旨是科普兜锹各方面知识,因此本文有点啰嗦,只希望能对各位虫友有所帮助,尤其是新入坑的虫友,感谢阅读!

- [饲育记录]兜锹幼虫饲养入门第二辑 常见问题答疑!| 罗氏虫社
- [虫圈资讯]2022牙金龟新种:唐氏镰牙金龟,及相关属概况与调整
- [虫圈资讯]2022年第08期:闲话兜锹,熟悉又陌生的独角仙!| 罗氏虫社
- [虫圈资讯]2022年第07期:闲话兜锹,上海本土锹甲的冷知识!| 罗氏虫社
- [虫圈资讯]两个冷门新种:河南斑锹和绿岛角葫芦锹
- [饲育记录]兜锹幼虫饲养入门第一辑 基础认知 | 罗氏虫社
- [虫圈资讯]国内琉璃锹又发2个新种:维登琉璃锹和大关琉璃锹
- [虫圈资讯]神秘“蚁锹”云南再现真容!聊聊该物种的前身今世
- [虫圈资讯]迎2022年新春!回顾2021年兜锹新种,你知道几个?
- [虫圈资讯]Bekuwa2021年度锹甲饲育纪录出炉,安达大锹达94.2mm
- [虫圈资讯]“三有”名录拟作调整,最新出台意见稿已删除独角仙


盖亚斯大兜
堤丰毛象大兜
亥伯龙毛象大兜
肯尼亚小兜
希波克拉底神马大兜
神马大兜虫
黑武士竖角兜
皮萨罗竖角兜
波特莱竖角兜
格林斯拉德微锹
麦可迪鬼艳锹
青铜小艳锹
沙拉鬼艳锹
大圆翅锹华南亚种
牛叉深山锹
斯维塔拉考锹
大黑艳锹形虫
帝王大黑艳锹甲
长颈鹿锯锹亚种
十大有色锯锹